其它展会
国家植物园落地,多项成果助力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目标
2022-04-18 11:40  浏览:4310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国家植物园今天(4月18日)在北京揭牌。国家林草局表示,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成熟一个、设立一个”,最终建设成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同年12月2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

国家植物园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林草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植物园是标志性国家象征,在首都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国家植物园是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播、园林园艺展示和生态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多个植物园的研究成果在发展产业、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作用。

建国初期,国外对我国实行橡胶贸易封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通过调查得出“云南在纬度23度以南的广大山区,只要海拔在1500米以下,都是无霜多雨地区,可试验种植巴西橡胶树”的结论,并实现了巴西橡胶树在中国的产业化种植。

这为我国获取橡胶这一重要物资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轮胎和橡胶制品出口大国,拥有完整的橡胶产业链,且产品的行业覆盖率高、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品综合竞争力强。

中国植物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进介绍,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开展猕猴桃资源调查、收集。目前共保存了58个品种资源(含变种和变型),保育了80余个品种资源和万余杂交后代,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种质基因库,已成为引领国内外猕猴桃科研与产业化的主导力量。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1962年引种印度尼西亚檀香以来,在檀香的胚胎发育以及运用生物技术研究优质檀香品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已将檀香规模化繁育及栽培技术转让到国内外多家企业,极大地推进了国际檀香产业的发展。

国家植物园标志景观石。资料来源:国家林草局

森林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碳库,在气候变暖的情景下,微生物将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并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而可能加剧气候变化。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发现,亚热带森林的高海拔土壤碳对气候变暖响应更敏感。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近期也通过高精度遥感,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该植物园研究员闫俊华介绍,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有助于满足我国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需求,并对“双碳”目标的实施进行科学评估。

陈进介绍,中国植物园虽然建设起步较晚,但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立足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注重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国家植物园是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现有条件的基础上,经过扩容增效有机整合而成,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管理体制上,国家林草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强化业务指导,与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建立四方联席会议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组建成立国家植物园理事会,在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崭新管理模式下,统筹国家植物园的建设运行管理,形成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运行的管理体系。

国家林草局表示,此次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是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林草局将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本着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总思路,“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稳步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逐步实现我国85%以上野生本土植物、全部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得到迁地保护的目标,同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就地保护体系形成有机衔接、相互补充,有效实现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全覆盖和可持续利用。

发布人:0b87****    IP:61.145.05.***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