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故事是我国传统年画中涵盖内容最多的一个种类。
它没有祭祀、信仰或者其他约定俗成的仪轨限制,正因如此,装饰作用最强。旧时,在辞旧迎新之际,人们都会在家中张贴几幅带有故事和戏曲内容的年画,吸引家里和邻居的孩子们问这问那。由此历史故事年画也成为旧时为数不多的进行爱国主义、儒家思想启蒙的“媒体”。
明代以来,民间市井文化盛行,人们对戏曲与故事小说热烈推崇。年画刻版作坊逐渐研制出戏曲故事年画,以供老百姓消费与玩赏。这一特点与产生于日本江户时期的浮世绘极为相像,再次证明浮世绘源自我国年画的学界论点。
如果将戏曲故事年画再细分,又可分为历史故事年画和戏曲年画。其中历史故事年画多表现历代经典的传说故事、历史典故,并且多以四条屏、八条屏的形式,每条三四幅,总体上形成比较连续的叙事内容,这一类年画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连环画。
历史故事年画的题材多取自历史经典、通俗小说、神话故事、传统典故的内容,其场面较大,构图丰满,景物刻画真实自然。这类年画选取故事中最广为人知的人物和场景,配合人物的榜题和画面的题跋,让观者有种似成相识的感觉。虽然年画中表现的内容并不完全对应原著与史实,但恰恰反映出民间美术的艺术风格与独到的历史态度。
戏曲年画特指表现戏曲剧目的舞台场景。戏曲年画通过对戏曲场景的抓取,将那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凝固在色彩丰富的画面当中。因为传统戏曲演出每段独立的剧目称为“出”,因此戏曲年画也称为“戏出年画”。在河北蔚县地区还有一类“戏出剪纸”。
这些戏曲年画作品大多没有舞台背景,仅设桌椅等物。“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票友们看到戏曲年画中的人物场景,就能将其内容娓娓道来。在北方农村的炕边土墙上张贴的戏曲年画又称墙画,可令新春冬日增添许多喜庆气氛。
戏曲故事年画往往给人们带来知识与启迪,还可以满足常年看戏的美好希望。这种贴在墙壁上的年画作品将传统的道德观念、忠孝节义的思想世代相传。
第一幅——《赵公明下山 群仙斗宝》(清代版 贡尖 版印笔绘 天津杨柳青地区 李文墨收藏)
闻太师摆下十绝阵,被燃灯道人连破六阵,无计可施,便亲自去峨眉山罗浮洞搬请赵公明。赵公明遂下山辅佐闻太师,与姜子牙大战。图中赵公明骑猛虎、舞钢鞭,携弟子陈九公追赶败走的燃灯道人,至二仙岭,遇正在对弈的曹宝与萧升。赵公明祭出定海珠,萧升祭出“落地金钱”。最终,二散仙帮助燃灯道人打败了赵公明,且夺了他的缚龙索与定海珠。但萧升也在此役中被赵公明打死。画面左侧是姜子牙与太乙真人、哪吒、杨戬、道德真君正在观战。故事取自《封神演义》第四十七回。
这是一幅表现历史故事的年画作品,也是一幅意在求财的年画,因为选择“斗宝”的情节来表现,且重点描绘云气中的宝珠和金钱。最有趣的是,本应持剑的陈九公手中赫然是一支红色珊瑚枝。画中的赵公明就是后来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中获封 “玄坛真君”,其弟子陈九公获封“招财使者”,萧升为“招宝天尊”,曹宝为“纳珍天尊”。他们四个,再加上赵的另一个弟子“利市仙官”姚少司,合称“五路财神”。画面最右侧的绿衣少年便是姚少司。
第二幅——《刺字》(清代版 三裁 版印笔绘 天津存义永画店 天津杨柳青地区 李文墨收藏)
周遇吉镇守岱州,败于李闯王,退至宁武关,欲保老母妻儿逃往外府,其母不允。及兵围关前,周奋力出战,妻、子自尽,母自焚,合家殉难。周终因寡不敌众,被乱箭射死。京剧《宁武关》一名《别母乱箭》,又名《一门忠烈》,故事见《铁冠图》传奇。
图中所绘为周母为周遇吉刺字,要其保持气节。从已有资料中,可知从右至左分别为:周公子、老太太、周遇吉、张氏。老太太即周母,她手拿毛笔先在儿子背上写下要刺的字。儿子单膝跪地,一手抚髯,正气凛然。
“岳母刺字”的故事更为人所知,京剧中也有剧目。此图未见榜题,很容易被读为岳母刺字的故事。但无论是“周母刺字”还是“岳母刺字”,表现的都是在国家危亡之际,英雄母亲的深明大义,令人感佩。在此类戏曲年画的背后,宣扬的是一种“忠君爱国”的传统道德。
第三幅——《芦花荡樊梨花斩子图》(清代版 三裁 版印套色 赵一大画店 上海小校场地区 李文墨收藏)
这幅戏曲年画讲述薛丁山、樊梨花夫妇率兵征西,收得义子薛应龙,才貌出众,樊梨花非常喜欢。然而,薛应龙因与番将交战,误入白家庄,被庄主强迫招亲,因其违抗父母之命私自成婚,并且有碍军纪,所以樊梨花要斩之以伸军律。
该幅画传递给世人的信息,是为了严守军纪而大义灭亲的内容。小校场木版年画是清末民初兴起于大都市上海的传统年画产品。整体画面表现出戏曲表演中的一个桥段。画面中的舞台布局和人物服饰,是当代人了解当时上海地区流行戏曲的生动资料。
第四幅——《西洋镜戏曲画片》(清末版 灯方 版印套色 姑苏王荣兴画店 上海小校场地区 李文墨收藏)
西洋镜是我国民间的游戏器具,匣子里面装着画片儿,匣子上放有放大镜,根据光学原理要暗箱操作可以看放大的画面,因其最初的画片多为西洋画,由此得名“西洋镜”。
随着戏曲文化的发展,西洋镜的画片儿里也出现了戏曲内容。清末民初之际,上海以及南京、扬州、苏州等地区都流行此类画片儿。本文所介绍的“年画”便是用于西洋镜的戏曲画片儿。
毫无疑问,这些画片儿也是年画作坊所印制的,因其规格较小,所以刻版和印制的成品中,都以3*4(厘米)共12幅或4*4(厘米)共16幅不同内容的戏曲画面所构成。画幅大小不及平尺,每幅画片甚是精巧,其构图和表现更为简练,这是旧时了解戏曲内容最便捷的方式之一。
(作者系城乡规划学博士,高级工程师,民间美术收藏者与研究者;图片为作者收藏,禁止商业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