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展会
“追梦者”中国平安:以医疗健康造福全民,成就伟大的事情
2021-05-28 17:08  浏览:81  搜索引擎搜索“手机展会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手机展会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如果将2015年“平安好医生”的正式上线作为关键一环,那么,可以说,中国平安潜心构建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已经走过了6年的时间。

从早期平安集团马明哲对于“医、食、住、行、玩”的战略布局,到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正式确立,科技赋能生态,形成闭环,直至现如今生态圈反哺传统金融,赋能保险,中国平安走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金融创新之路。

回顾6年之前,在保险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为何中国平安一意孤行非要在“医、食、住、行、玩”上下功夫,保险,难道它不香吗?

时至今日,当中国保险业进入专业化、高质量发展时代,才蓦然发现,早期那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布局,如今已成为中国平安金融业务重要的附加值,尤其是医疗健康生态圈的构建,是平安保险业务超越行业,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点。

本月底,平安迎来了创设后的第33个年头,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说,平安是追梦者,33年来不断追求一个又一个梦想,他的梦想之一就是日趋完善的医疗健康生态圈能够造福全民,不仅仅是客户、用户,还包括那些偏远山区缺医少药的人们。

而这个梦想,正在成长为现实。

远见与布局

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金融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发展至今已形成一套完善的运行体系。

但与此同时,传统金融业也不可避免的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竞争格局,任何单纯意义上的金融创新,都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同行快速复制,进而成为行业的标配。

内卷是痛苦的,不过,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一条新的突围路径呈现在大家面前。在科技的赋能下,金融业迸发出了新的活力,比如,互联网金融的赛道,百花齐放、百舸争流,呈现出明显差异化特色。

但与此同时,金融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据普华永道的调查显示:资金划转与支付、银行、资产管理公司都反映未来科技金融公司可能抢占其约20%的市场份额,60%以上的金融机构都认为其将面临利润下滑的冲击。

面对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纷纷选择积极拥抱变化,主动布局,中国平安是中国金融业中较早意识到科技力量的公司。

“极客”马明哲在很早以前就已经谋篇布局,他选择的“医、食、住、行、玩”5大场景,医,排在了第一位,这是未来最具发展前景的一个场景,当然,也是最难突破的一个场景。

在平安旗下的寿险、健康险、养老险等业务中,均与医疗健康密切相连,早期局部创新始终存在,但要成就规模,产生聚变,就必须形成生态。

从平安创投、平安领航基金的医疗投资,到平安好医疗的上线,中国平安初步形成了独有的医疗服务。

2018年,医疗生态慢慢成形,平安医疗科技、平安智慧医疗、平安医院管理团队相继入场,截至到目前,平安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已经囊括了12家子成员单位。

线上平台平安好医生、线下平台平安智慧医疗、平安医院管理团队,以及向用户提供商业医疗、健康保险的平安寿险等,平安以前沿科技为政府提供服务,提高医院、医生和药品等核心资源的利用效率,整个生态系统借助科技协同发展。

而这一系统的确立,平安为此已累计探索了20余年。

伟大的事情

近日,中国平安董事会秘书盛瑞生在“2021雪球金牌投资策略会”上提及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长城心脏病学大会暨亚洲心脏病学会大会2020上,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安智慧城市、平安好医生联合举办了"AI赋能医疗能力提升专题会暨心血管病综合管理人机大赛",平安AskBob AI医生的心血管病综合管理能力以97.7 vs 93.9媲美参赛医生团队,证实了AskBob AI医生通过对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和大量经典案例的学习,可以达到跟三级医院住院医生相当的水平。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测维度,显示出科技赋能下,智慧医疗对于医疗系统的重要性。”盛瑞生说。

“我们有一个目标,希望可以让99%的疾病实现远程诊断、精准诊断、精准治疗,我们的诊断系统能够超过99%的全科医生,再把这些服务输送到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让他们拥有与大城市对等的医疗服务,造福更多的人,这是多么伟大的事情。”马明哲在中国平安33周年庆之际表示,在未来的两三年之内,平安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

近日,中国平安确认参与方正集团重整,意在进一步深化医疗健康产业战略布局。

方正集团拥有丰富的线下医疗资源,尤其是医院,通过北大医疗集团覆盖各地区的医院,结合“平安好医生”线上平台,不仅扩充了平安的医疗团队,同时,借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还可以更高的发展智慧医疗。

更为重要的是赋能保险,让保险能更好地结合客户的健康管理、亚健康管理、慢病管理、重疾护理,这是新重疾、长期医疗险的方向。

人心所向、价值所在

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发展潜力巨大,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财年的6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30财年的16万亿元,“这是我们切入这个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盛瑞生说。

行业前景是持续前行的根基,并日渐成长为一棵难以复制的参天大树。

通过保险与医疗的结合,中国平安已经跳出了保险业同质化的怪圈,来到了一个新的赛道,在这条赛道上,一片蓝海。

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不仅为集团整体业务提供了附加值,尤其是增加了与客户的互动频率。

众所周知,保险的特性决定了它低频的特点,人们可以高频购买理财,但基本没有高频购买保险的,所以,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也是低频的,有事说事,无事各安。

低频必然带来低黏度,这也是保险行业与生俱来的痛点,“仅仅通过金融产品来解决低频肯定是不现实,所以,我们希望在保险产品中要加入一些非金融的元素,令其变得高频起来,黏性更强。”盛瑞生说。

显然,医疗健康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非金融元素,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是永恒的、高频的,甚至可以细化到每一刻。

多年以来,中国平安一直秉承“温度金融”的理念,为客户提供更有温度的产品和服务,医疗健康则是温度金融最好的落脚点,毕竟,关切一个人的健康,永远要比关注他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要来得更加情深意切,更能唤起共鸣。

来自中国平安的数据显示:每年,15%-20%的零售金融服务新增客户来自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用户,并且,这些客户创造的商业价值显著高于其他客户。

比如,其持有的产品数量是没有使用过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客户的1.5倍;持有的资产是没有使用过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客户的2.3倍。

“这就是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高频、高黏度的价值,客户持有多元金融产品,我们为其提供更多的服务,进行实现公司与客户的双赢。”盛瑞生说。

“总的来说,医疗健康生态与平安金融主业之间高度协同,我们一起打造‘有温度的金融’,不断提升医疗价值,也持续令金融主业焕发新的活力。”盛瑞生说。

发布人:d23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