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观视角,会看到疫情、消费、就业、出生率、国际环境、通胀与出口增长压力……
但乐观视角,会隐约看到全球人口最多、产业门类最齐全、弹性韧性和发展潜力最大的超级经济体,正在从底层重置它的发展逻辑。
1.发展逻辑底层重置的三个要点
要点一,产业转型升级,将经济导向高质量发展;要点二,生态文明,绿色低碳,务求可持续发展;要点三,追求社会平衡与公义的共同发展。
而从更切实的层面看,这个经济体正在从整体上重塑它涵盖1.4亿市场主体、14亿消费者的产业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与此同时实现战略安全。客观而言,这是人类文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当中,一场前所未有、任务艰巨、宏大而又入微的历史性转变。且经济体转变、社会探索实践,两重意义都有。
而重置底层发展逻辑的三个要点,这场历史性的转变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一项历经持续探索、发展实践、决然调整而来的重大战略国策。未来几乎所有重大方面,都在根本上要么由它驱动,要么和它有关。这就是2021年底颁布实施,2022年迎来实质性新开局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2.二十四字概括数字经济战略再定位的实质
表层的解读是,中国有了第一个国家级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深层的实质是,这是从底层重置发展逻辑的核心与关键,中国经济迎来新底座。因为数字经济,中国经济不仅将会开启新的篇章,更将会是另外一个引擎与发展的故事。二十四个字概括数字经济之于三个要点和一场转变,数字经济战略再定位、发展大提速的实质:逻辑有了驱动,发展有了抓手,转变有了支撑,决策由此落地。
数字经济的不同部分、局部发展,此前并非没有过。从信息化、网络化进阶到智能化,仅高速发展历程就已经有三十多年。但是此数字经济非彼数字经济,此战略非彼战略,此认知非彼认知,此行动非彼行动。日前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国家领导人相关讲话的全文,有心人可以自己找来全文仔细看。
3.数字经济的价值与位置:三十六个字
看完就可能同意,2022迎来新开局的数字经济在中国将是36个字的这9点实质概括:“企业之根、产业之本、经济之基;社会之福,安全之依,发展之能;创新之擎,变革之机,强国之道”。此处不论述也不赘述,相关文件里的表述更为透彻。数字经济之于这个超级经济体乃至于这个国家,就是到了这样的高度、广度、深度和颗粒度,机理、机制与机遇三位一体。借用一句话,不要低估中国的力度和决心,再追加一句,第一性原理之下,不要低估数字科技、数字产业、数字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赋能、驱动、发展、转变作用。
4.数字经济新战略有效实施的六个关键
而数字经济新战略有效实施的6个关键在于:1.必须以长期主义解决诸多关键技术问题,也就是培养一批数字科技构建者,并且认识到产业协同、供应链采购、市场需求对于技术孵化、科技产业化的关键作用;2.必须有一批为实体经济助力的数字科技赋能者,实体经济范围广、场景多、任务重,这方面既要解决颗粒度比较大的行业数字化问题,又要解决颗粒度比较小且个性化程度比较高的亿万企业的业务和专业问题,必须秉承专业主义,充分支持鼓励;3.必须及时建设一批不同方面的新一代基础设施,这方面高度的开放性、公共性不可或缺;4.在处理好发展和规范、经济与安全、低碳与能效问题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各行各业的发展阻力、创新成本,使得亿万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放心大胆也成为数字科技应用者,提升竞争力,让高质量发展必然而然;5.为创新科技、新业态的涌现提供土壤,形成创新生态,洞悉并尊重创新扩散机理,让创新成为自然而然,使创新成为产业科技集群;6.对第一、二、三、四产业之间的关系有深度认知,深入进行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做好数字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
5.数字经济的6点新发展观
但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下一个5年、下一个20年,不会重复昔日的发展思维。透过纷繁表象,数字经济的6点新发展观已经清晰彰显:1.发展的同时也要规范,两手抓,不再发展在前规范在后,尤其是涉及到不正当竞争、垄断、平台、数据、隐私、用户权益保护等领域的问题;2.重视数字安全,且与交叉领域、整体安全综合考量,以大安全观统筹产业经济;3.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做优;4.要生态、森林,共同发展,不要头部硕大长尾凋零,要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参与、普惠人人,不要差距过于悬殊的基尼系数和数字鸿沟;5.要各行各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要百业兴旺的数字化实体经济,要重构数字产业和各行各业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数字产业为实体经济助力赋能;6.一方面形成对数字经济的系统治理和协同监管体系,另一方面以数字技术助力国家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6.数字经济之基,数字科技力量兵分三路:构建者、赋能者、应用者
在数字经济新发展观指引下,数字科技力量兵分三路:第一路(第一类)主攻战略高地和卡脖子工程,强链补链,专精特新,夯实产业基础,打造基础设施;第二路(第二类)主攻数字化,赋能实体经济,以软件、硬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整体解决方案和服务,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将1亿多市场主体“武装”起来,帮助它们降本增效,提升它们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运营力、创新力、竞争力,包括为帮助个人和家庭进入智能时代,在数字经济当中把握数字机遇获得数字红利,运营各类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服务的企业也在这个部分;第三路(第三类)以其数字技术的一技之长,投入各行各业,融入到实体经济当中,在零售、物流、制造、餐饮、医疗、文旅、娱乐等垂直市场领域与传统行业企业一起良性竞争、共同发展。
兵分三路当中的第一路,主要包括华为、中芯、京东方、华星光电、联想超算、浪潮超算、展讯、瑞芯微、寒武纪、地平线等企业或业务。兵分三路当中的第二路,主要包括联想、浪潮、阿里云、百度智能交通、小米、用友、中软、东软、海尔、TCL、电信运营商、腾讯基于IM的互联网平台等企业或业务。第三路力量以其它互联网大企业、面向垂直领域的互联网企业为主,它们与各行各业企业之间的关系正在经历局部调整、系统重构。
通俗而言,这三路力量里的第一路是数字科技“构建者”,第二路是数字科技“赋能者”,第三路是数字科技“应用者”。
7.第四产业,我的新提法和理论框架,以及为什么
一种创新的“产业视角”:数字科技三路力量中的“数字科技构建者”、“数字科技赋能者”,实际上已经共同构成今天的第四产业——新IT产业。相比IT意义上的信息科技产业,新IT(Intelligent Technology)也就是智慧科技产业,更能够反映当前和未来的产业本质、特征。新IT产业与数字产业这两个概念,是迄今为止所有概念里交集最大的两个概念,只不过一个更究其实质、面向未来,一个更中性宽泛、包容泛在。
8.将智慧科技产业列为第四产业的4个好处
将新IT产业也就是智慧科技产业、数字产业单独当作一个产业——“第四产业”来看,有4个好处:1.由此彻底理清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内在关系,如何筑好经济底座一目了然;2.看清数字产业化的产业格局,让数字产业化从模糊走向清晰,形成科学的产业范畴和专业的产业系统;3.由此有了清晰的抓手,有效的着力点,有助于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清晰落地;4.极大增强了产业的可管理性,以及不同产业政策的有效针对性,可以实现同一个企业不同业务的三种区隔(三路三类数字科技力量),最大程度避免了各种交叉重叠,极大方便产业治理和发展政策部门、工商税务、经济统计的科学区分和精准管理;
9. 构建者、赋能者、应用者都迫切需要,各有担当,不可或缺
对于转型中国、数字经济来说,构建者、赋能者、应用者三种力量都非常需要,各有担当,缺一不可。过去舆论对发展第一种力量也就是“构建者”的呼声比较强烈,意见比较一致。对第二种力量认知比较模糊,没有意识到把各行各业用数字科技武装起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这方面也需要一批有生力量作为数字科技“赋能者”,这也是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主战场。比如联想过去其实一直是这方面主力,但外部对它的理解存在偏差,在高性能计算以外,过去几年联想以方案和服务帮助中石化、国电、北汽、东风、潍柴等数百家大的行业和工业企业实现了全面智能化转型,同时助力大量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并非外部理解的只是做PC业务。
10. 中国经济底座的行业研究和案例注脚
在这篇分析快要写完的时候,看到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一份《企业数字化转型蓝皮报告》,其中的很多看法、关键判断非常认同。报告聚焦石油石化、电力和制造,对这三个关键行业的数字化最新进展、转型成效、痛点难点、相关技术、业务场景与转型路径进行了深度剖析。这份报告是《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最好的注脚,也是数字经济国家战略给各行各业、产业经济带来发展转机的活生生的例证严重推荐阅读。
更难得的是这份报告有大量数据分析,以及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智能化油气管道建设、国家电网智能化升级、化纤行业龙头企业桐昆集团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工厂、联想智造等几个鲜活案例。印象颇深等几组数据是:某石化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减少熟料煅烧过程波动,生产效率提高12%,柴油消耗降低7%,二氧化碳减排105万吨。火电机组发每度电平均实际消耗热值比理论值高3500KJ,采用可视化能耗管理系统减少30%能源浪费。某新区通过部署城市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了横向“水、电、气、热、冷”多能互补控制,纵向“源、网、荷、储、人”高效协同,降低新区能耗成本10%左右。桐昆集团某智慧工厂新产品研发周期较其他厂区缩短15%,库存周转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7%。联想智造使用低温锡膏(LTS)制造技术将印刷电路板工艺能耗和碳排放量减少35%。基于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练就的内功,联想已经开始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